吃了超多發奶餐、湯湯湯水,怎麼奶量還是沒變多,反而越擠越少?懷疑是不是媽媽自己沒母奶,遇上塞奶、石頭奶的挫折讓妳好想退奶?其實除了飲食,寶寶含乳姿勢、環境壓力都是產後奶量下降的原因。哺乳媽媽先別擔心奶水不足問題,用對的發奶方法,也能把奶量追回來!
奶量減少的九大原因
一、睡眠不足、情緒變化
產後在生理及環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緒波動較大,常常會出現情緒低迷的狀態,情緒會急劇減少乳汁分泌,以至於哺乳媽媽感受奶量突然減少的狀況。初次當母親,手足無措,心情變化隨著孩子變化無常,身為丈夫或家人要多跟哺乳媽媽溝通,開導當事人的心情。 另外,因為夜裡要起身擠奶,睡眠不足也會使奶量減少,哺乳媽媽平常要注意抓緊時間休息,也要學會如何在晚間哺乳時不去影響自己的睡眠。
二、經期後奶量下降
在經期前賀爾蒙的波動,造成體內血鈣濃度的轉變,有些媽媽會有經期頭幾天奶量減少的困擾,擔心是不是即將面臨產後沒奶的窘境。建議多攝取鈣、鎂食物,盡可能增加親餵、擠奶次數才能得到需要的量。其實也不需要太擔心那個來會影響之後的奶量,過幾天後賀爾蒙分泌平衡,奶水量又會恢復正常的。
三、不小心吃到退奶食物
哺乳媽媽若吃了韭菜、人蔘、炒麥芽等退奶食物,很可能會使奶量減少。先別太緊張,雖然在短時間可能會造成母奶突然減量,但是只要持續多親餵、勤擠奶,奶量還是可以回升的!水分補充不夠,也是造成母奶量不足的原因之一。母乳成分主要是水及蛋白質,建議哺乳媽咪每日飲用 2500~3000c.c.的發奶湯湯水水,喝的充足能幫助奶量提升,分泌源源不絕的乳汁。
五、營養不均衡
延伸閱讀:哺乳期飲食營養指南大全!
六、乳腺阻塞影響奶量
延伸閱讀:乳腺堵塞怎麼解決?專家教你必學5大招
七、乳腺炎後奶量減少
乳腺炎發作起來,會發燒、乳房疼痛的感覺會更加強烈,擠出來的奶水可能會是塊狀或膿液或血液。乳腺炎期間,擠出的奶水還是能給寶寶喝,建議盡可能的持續親餵、擠奶,食用4-6顆卵磷脂幫助濃稠奶汁疏通,把乳汁排出乳腺炎才能快快好起來。若會疼痛可以使用乳房冷敷方法舒緩脹痛、幫助奶流減速。
發生「乳頭混淆」是因為寶寶喝過奶瓶後,覺得奶瓶流量大、喝起來輕鬆,不願再吸吮媽媽的乳房。寶寶必須用力吸才能喝到媽媽乳房中的奶水,寶寶吃過輕鬆的,自然不肯再喝費力的。
若寶寶有乳頭混淆問題,變得不吸媽媽乳房,就算使用擠乳器也無法有效的刺激乳汁分泌,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奶量下降。不過別擔心,花些心思重新引導寶寶吸吮母乳是可以改善的。
若寶寶有乳頭混淆問題,變得不吸媽媽乳房,就算使用擠乳器也無法有效的刺激乳汁分泌,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奶量下降。不過別擔心,花些心思重新引導寶寶吸吮母乳是可以改善的。

九、寶寶對副食品產生興趣
在六個月開始寶寶開始吃副食品這個寶寶時候對口味一成不變的奶水缺乏興趣,希望嘗試新口味,因此寶寶開始喝不多母奶,副食品量食用的越多,自然媽媽的奶量也會掉下來。
建議在寶寶一歲前仍然以母乳為主食,在奶後再給小孩吃副食品,一方面是避免過餓,一方面奶量可以維持一點,餵副食品的時間是在這一餐母奶和下一餐母奶的中間。另外過了一歲後的媽咪,不用擔心奶水變少的問題,順其自然親餵就對了!
建議在寶寶一歲前仍然以母乳為主食,在奶後再給小孩吃副食品,一方面是避免過餓,一方面奶量可以維持一點,餵副食品的時間是在這一餐母奶和下一餐母奶的中間。另外過了一歲後的媽咪,不用擔心奶水變少的問題,順其自然親餵就對了!
提升奶量小技巧:引奶陣方法
延伸閱讀
留言
感謝分享實用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