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孕期營養讓寶寶擁有好體質
懷孕期間,孕媽咪所攝取的營養關乎胎兒的基礎體質打造,也關係著胎兒大腦、身體與各器官的發育。孕期的營養,吃的多不如吃的巧,均衡與多元是首要條件,但因應不同時期胎兒的成長,孕期的不同階段有各別需特別強調的營養素。孕期營養如何補充?養胎營養品推薦
懷孕初期(0~12周)
葉酸
此階段胎兒的神經管正在發育,且懷孕後,為供給胎兒養分,大量血液會集中於子宮中,為避免孕媽咪貧血以及生出有神經缺陷的寶寶,葉酸的補充在懷孕初期就顯得特別重要,每日建議量至少需400毫克,此外,由於許多媽咪常在孕期5周後才發現懷孕,若擔心葉酸的補充太遲,建議有懷孕計畫的媽咪,在孕前就可以在飲食中多多攝取含葉酸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或葉酸錠劑。
延伸閱讀:
鈣
懷孕中期為供應胎兒的骨質發展需求,媽咪在此階段可將鈣質列為重點營養素(每日建議量為1,000毫克~1,200毫克),一方面補充胎兒的發育所需,另一方面對於緩減孕期抽筋也有正面影響,然而,鈣質的吸收效率,仰賴礦物質鎂與維生素D的相互作用。
延伸閱讀:孕期如何有效補鈣?遠離抽筋痛
延伸閱讀:為什麼懷孕期間需要維生素D?該如何補充
懷孕第2~3期時,可補充DHA來促進胎兒的大腦發育;不過懷孕第3期接近預產期時,要小心魚油可能會影響到生產時的凝血功能,建議產前停止服用,或可改服用藻油DHA。
懷孕後期(25周~產前)
鐵
從懷孕初期可以補充少量的鐵質,到懷孕後期,鐵質的每日建議攝取量增加至45毫克,除了因為胎兒會在此時於體內儲存足量的鐵質外,孕媽咪補充鐵質也能幫助預防缺鐵性貧血,減少因貧血所產生的頭暈狀況,飲食中,建議孕媽咪可以藉由攝取紅肉(牛肉、羊肉或豬肉)、豬肝、綠色蔬菜、葡萄與櫻桃來補充鐵質。
延伸閱讀:教妳孕期補鐵怎麼吃?
卵磷脂
想要讓寶寶頭好壯壯,在第三孕期時可適量補充卵磷脂,補充寶寶發育所需的養分,有些媽咪孕期會感到乳房脹痛、變大的不適,補充卵磷脂也能有效的幫助乳腺中的脂肪小分子化,讓產後初乳較好排出。哺乳期也可以多補充,保持乳腺暢通。在飲食上可選擇蛋黃、或黃豆製品(如豆腐、豆漿)等。
滴雞精富含胺基酸(小分子的蛋白質),如果本身有喝滴雞精習慣的孕婦,可維持食用習慣,並再審視其他蛋白質食物的攝取量。至於飲用滴雞精的時段則建議於早上,早上空腹喝的吸收率較佳,一天最多喝一包。
延伸閱讀:後期養胎不養肉可以喝滴雞精?
媽媽奶粉
媽媽奶粉中常含有葉酸、B群與益生菌等。不宜用太燙的水泡奶粉,以免影響到營養素的吸收,尤其益生菌忌熱,熱水也容易破壞奶粉中的益生菌。喝奶粉的好處之一為補充鈣質、避免骨質疏鬆;如果額外想以吃起司來補充鈣質,每天可吃1~2片低脂高鈣的起司片。
此外,素食孕婦較易缺乏維生素B12、鐵質、Omega-3(因為維生素B12的主要食物來源為牛奶與動物內臟、鐵質則以動物性鐵質的吸收率高於植物性鐵質、Omega-3的主要來源則以魚類為主),除了應適量補充營養品以外,也可以一天吃一份堅果種子類。
素食孕婦應該怎麼補充?
素食孕婦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取,可以多吃豆腐、豆干或飲用豆漿,不過炸豆皮的脂肪含量較高,不宜吃太多。除了黃豆製品可提供優良蛋白質以外,黑豆的礦物質含量不低,也可以與黃豆混合一起食用。此外,素食孕婦較易缺乏維生素B12、鐵質、Omega-3(因為維生素B12的主要食物來源為牛奶與動物內臟、鐵質則以動物性鐵質的吸收率高於植物性鐵質、Omega-3的主要來源則以魚類為主),除了應適量補充營養品以外,也可以一天吃一份堅果種子類。
留言